1
7
12
新手上路
房产中介承诺给购房者返还部分售楼部佣金,有三万之巨。 但交完首付款后,房产中介消失了,微信不回,电话打不通。
请想要返还佣金的购房者不要找我们,我们的辛苦也是有报酬的,钱都给了你们,我们赚什么? 带你们看房需要时间,为你们匹配房源需要专业知识。 最后,你们只想少花钱,从我们的报酬里索取,简直就是白眼狼。
多数客户,在一个很长的时期,只有能力买一套房,且,二手房和新楼盘都可以选择。 那么,客户只能选择其一。 换言之,买了新楼盘,中介便得不了任何利益,而客户买了二手房,售楼部就少了一笔潜在生意。 他们在同一个锅里吃饭,一方多吃了,另一方就得饿肚子。 于是,他们成为了敌人。 ——同理,售楼部之间,房产中介之间,也是这种关系。
中介首推新楼盘,就算你想买二手房; 中介想方设法地带你去看新楼盘,就算你明确告知你不买二手房; 中介把新楼盘包装的美轮美奂,缺点无足轻重,优点无可比拟,让你认为买新楼盘是最佳选择; 新房占比节节攀升,到了19年,乐山市中区的新盘销售量已超过二手房,现在至少是7:3的差距。
你在网上咨询某个中介二手房,中介立马带你去看,实地看房后发现与宣传相差较大——实际面积没这么大,房龄有点旧上面没写,交易有点麻烦之前也没说。 正当你失望时,中介告知你隔壁一个楼盘推出了几套特价房,单价不到6000,你想来都来了,便去看了看。
你三年前看过二手房,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买。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这几年总有人给你打电话推销房产,你不厌其烦地接着电话,每周都能接到几个。 某一天,你休假,在家无事,又来了一个陌生电话,那边说某个楼盘开盘价多少云云,让你去看看。 你想,房子肯定是要买的,开盘价挺便宜,去看看也无妨。
你最近想买房,在网上联系了一家中介,看了套二手房不入眼,中介向你推销新楼盘,你对本地很了解,想着我为什么不自己去看呢? 于是,你没去。 过了几天,你去某一个售楼部看房,完事了出门,刚走去开车,一个房产中介便迎了上来,与你攀谈。 见你没看过隔壁楼盘,便想带你去,你想着多看一个也无妨,便去了。(这招近几年不好操作,因为中介需要电话号码提前报备)
你看了很多房,二手房太破,新楼盘有些偏,唯一看的上眼的有些贵。 一天,一个中介打电话过来推销某个楼盘,你说你看过。 然后他问你自己去的还是中介带你去的,你告知是自己去的,而且是上个月。 他问你意向如何,你说哪都好,就是价格贵了。 然后他说他们可以更便宜,少一两万,于是,你跟着他去了。 ……
他们说新楼盘比二手房更便宜,单价不到六千,却没有告诉你这是1楼和顶楼的价,且二手房实际面积更大,算上装修,单价也贵不过去。
新楼盘的宣传话术,要么是不实用的花里胡哨,要么偷换概念下的变废为宝,要么是最后成不了现实的只存在于口头,而中介往往都知道,却不告诉你。
他们对你说 “来看看嘛。我们开车来接你,买不买无所谓,都了解下也好,到时候我们送你回家。”; “姐姐,帮我完成个任务嘛,这个星期不带人看这个楼盘,我要罚一百块钱。” “你要的价格,得你现场来才好谈,展现出诚意,售楼部才会放价,谈得拢就谈,谈不拢就走,你又不损失什么。” 而这番话仅是邀约话术,目的是让你卸下看了不买懒得麻烦人家的为难。
客户多数是你们中介以邀请的名义带过去的,在人家觉得贵不想买要走时,是你们用除了拿枪指着头之外的一切手段让对方还价、交钱,最后由于价钱达不到,你们不得不承诺返还部分佣金以求成交。 最后,你们的承诺没有履行,却反而讥讽客户为了少花钱而无视你们的付出? 岂不可笑吗?
你在不同的中介手里看了几个新楼盘,一个中介给你打电话问昨天看的那个新盘考虑的如何? 你说暂时没有考虑,电话里却传来了新楼盘独有的声音氛围,中介听到了,立马问你是不是在哪里看房。 你不想骗他,直说了! 中介感觉到危机,生怕你马上就要掏钱。 于是,他下了烂招,说这个楼盘的佣金有3万,如果你要买,可以让中介返还2万。 这招有两个目的,一来,让你对当下的中介失去信任,也对此售楼部的价格产生疑虑,最后不买,这样,此刻给你打电话的中介或许还有机会,大不了在其他楼盘损失点佣金,少赚钱罢了。二来,眼看着人家吃肉,不甘心,把内幕抖出去,大家都别成。 然后,无论你买没有买这个楼盘,你都知道了中介的佣金很高,且可以返还,如果以后买新楼盘,你会不会向中介提出返还佣金的事儿?你会不会把中介返佣的现象告诉你的朋友们。
其实是一样的,售楼部的底价是定了的,标价是65万,底价置业顾问能算出来,那些眼花缭乱的优惠——当天交钱3%、商贷2%、渠道2%、按时签约1%——都TM是胡扯。 集团底价就摆在那里,从什么渠道来、以什么方式买的,都一样。 (备注:公积金和商贷有可能不一样,公积金回款慢,底价可能要高一点) 但自己去和中介带去确实有差别。 你自己去谈判,如果不会砍价,买到底价的可能性要低一点; 中介带你去,你有意向,置业顾问再如何拉近关系,也没你和中介的关系深,为了占得先机,为了留住客户,为了让中介操作简单,会把底价透漏给中介。中介为了逼单,为了成交,最后往往会以底价谈成。 当然,如果能让中介返佣,确实能比售楼部底价便宜一些。
多数楼盘确实价格是一个样的,但这个多数里也有一些差别。 因为购房者自己买房,售楼部不需要给中介佣金,售楼部多得了利。于是,底价往往会比中介带看少几千上万,乐山滟澜洲曾经就有8000的差价。 那么,如果你找的中介给了你低价,也没返佣,或者返佣的金额少于8000,那么你自己去可能就更便宜。 销售主管有内部名额,开发商也有多个股东,他们说话有分量,如果你和他们有点交情,一个电话,或许能直接便宜几万块——把中介佣金全给你。但中介参与了,这个幅度便小的多了,毕竟开发商还得依靠中介卖房,不能得罪,他们也不可能低于最低利润卖给你。 少数售楼部的骚操作一大堆,有些对中介不那么友好,能坑一个是一个,中介带看客户,一大堆条条框框限制,稍有不慎,成交了也不给佣金,价格差价很难说清。有些售楼部的定价有两个,自己去是一个价,中介带看的价直接加上了佣金。 实话,当下的售楼部想要卖得好,必须把中介伺候好,口碑坏了,中介不愿意卖了,基本就完犊子了,毕竟,8成以上的客户都要经过中介的手。 而且,中介带看的价格绝对不能明显高于独自购买的价格,否则中介包装下的“渠道优惠”就是个一戳就破的笑话,中介卖新楼盘的难度上升,带看的人便少了,新盘的销量便会受损。
羊毛出在羊身上,如果没有中介,新楼盘的底价肯定更便宜。 当初没有中介,开发商需要广告和营销,有了中介后,这笔钱也不能省——全城的牌匾广告、电影院的前置宣传、出租车的顶灯标语、本地公众号的软广投放等等,还是得做。 这就像一个不断加大成本的产品,大家都在做广告,你也得做,大家都找了中介,佣金你也不得不给。 那么,开发商的成本摆在了那里——地价、建安成本、上税、营销。 假如之前的利润最低得有15%,现在给了中介4%,难道开发商就只赚11%吗? ——这TM是开发商,是被骂了十几年的无良开发商,是疯狂加杠杆、挪用监管资金、为了多赚钱不择手段、玩崩后烂尾了会直接跑路的开发商,不是慈善家。 这不像你开饭店,听到是熟客带的人,分量多一点,甜品送一个,买单时主动抹零。 毕竟,这样的客户是少数。 而开发商遇到的情况是,八成以上的客户都是中介带来的,全都得给佣金。 成本增加了,总价当然得往上提。 确实,决定一件商品的价格因素绝不是成本,而是供求。 但人家之前明明可以赚10万,现在给了中介2万,就绝不会只赚8万,再怎么说也得保够9万吧! 换言之,因为无可奈何的原因必须给中介佣金,导致开发商的底线上升了。
使用道具 举报
2
3
1544
3862
6960
管理员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商意经
GMT+8, 2025-4-9 19:17 , Processed in 0.10310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. 技术支持 by 巅峰设计